秋颱又警

古典詩創作發表區﹐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﹐以採用平水韻為準。

版主: 維仁, 李微謙, 逄乙先生, 卞思

秋颱又警

文章張大春 » 2008-10-01 11:33 AM

秋颱又警

新漲濁溪奔漫滔,挾田赴海奈多勞。
飄風假借鼓吹曲,憂哭推移箕子操。
四破河山天拾斂,重來枯朽我愁牢。
老農抱蒂扶籬走,依舊棕蓑血戰袍。


操字平讀。
張大春
會員
 
文章: 1061
註冊時間: 2006-12-03 12:08 AM

文章賴欣陽 » 2008-10-12 02:04 AM

此詩憂民之苦,深具現實意義。個人僅就一己見聞,略提兩處小疵,望諸位先進大德莫怪。

一、詩題曰「警」,則颱風未至,應該無「新漲濁溪」及「挾田赴海」之災景。

二、「操」字若當琴曲之名解,則廣韻、集韻皆注為「七到切」,當念仄聲。若此云「箕子操」則不韻矣。而若解為箕子之節操,則「推移」二字,義亦無所安。
賴欣陽
會員
 
文章: 47
註冊時間: 2007-06-07 09:54 AM

文章李雨 » 2008-10-12 06:40 AM

賴欣陽 寫:此詩憂民之苦,深具現實意義。個人僅就一己見聞,略提兩處小疵,望諸位先進大德莫怪。

一、詩題曰「警」,則颱風未至,應該無「新漲濁溪」及「挾田赴海」之災景。

二、「操」字若當琴曲之名解,則廣韻、集韻皆注為「七到切」,當念仄聲。若此云「箕子操」則不韻矣。而若解為箕子之節操,則「推移」二字,義亦無所安。
(一)正因前個秋颱災情仍繼續中,顯然首聯乃描繪之,不可能指未來者,此乃簡單常識.詞長漏了詩題之"又"字.(二)操字平讀作者已註明,乃表示作者知其有平有仄,您所示一則是否多餘?    柳宗元< 箕子碑>:殷有仁人曰箕子,食具茲道 ,以立於世。故孔子述六經之旨,尤殷懃焉。由此可見箕子以節操(仁!)為其要,豈有琴曲解而與出句對仗犯重之理?至於推移對假借已明其意,亦有推己及人之含意吧?倒是琴曲未見用推移二字者. 淺見莫怪!還望詞長以"請教與質疑"代替"小疵"之斷言才好.
李雨
會員
 
文章: 2343
註冊時間: 2007-01-17 02:56 PM

文章維仁 » 2008-10-12 10:32 PM

古今詩家也有自注平仄的成例可援,大春先生想必已先料想到操字可能會有引起討論,所以注讀平聲,欣揚兄恐怕是漏看了最後一行的加註。
維仁
版面管理員
 
文章: 4544
註冊時間: 2002-02-25 09:24 AM
來自: 台灣

文章風雲 » 2008-10-12 11:51 PM

竊以為「新漲濁溪奔漫滔,挾田赴海奈多勞。」描寫昔日颱風景況,與詩題並不抵觸。「挾田」用字甚奇。

「老農抱蒂扶籬走,依舊棕蓑血戰袍。」悲憫農人之心寄於句中。
莫道螢光小,猶懷照夜心。
白雲齋
風雲
版面管理員
 
文章: 8225
註冊時間: 2002-03-02 11:10 AM
來自: 紫諠谷

文章賴欣陽 » 2008-10-13 12:27 AM

謝謝詞長們的指教,小弟的確是忽略了作者自注讀音。不過個人是因為看到第一句的「新漲濁溪」,才會挑剔地檢討一下題目的意思,將個人淺見提出來跟大家一起討論。還有「推移」二字,小弟原本認為是「推音移柱」之意,故有「不安」之妄言,今經詞長詳闡,所疑冰釋矣。
賴欣陽
會員
 
文章: 47
註冊時間: 2007-06-07 09:54 AM

文章張大春 » 2008-10-13 07:26 AM

多謝諸位詞長議論賜教。
早先還是維仁詞長短信提醒,不然我也忘了自己注一下,感謝之尤。
自注本屬無奈賴皮之舉,似不足為訓。
用「推移」及「操」是有關係的。箕子被髮佯狂而為奴,遂隱。這正是古之所謂推移之道──
為什麼要用箕子?取山川破毀,憂思憤懣,不忍而欲去,欲去而不忍。
作者不宜自道,我已經說多了。證明詩窳不足達意。一笑而已。
張大春
會員
 
文章: 1061
註冊時間: 2006-12-03 12:08 AM


回到 詩薈

誰在線上

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:沒有註冊會員 和 23 位訪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