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颱又警
新漲濁溪奔漫滔,挾田赴海奈多勞。
飄風假借鼓吹曲,憂哭推移箕子操。
四破河山天拾斂,重來枯朽我愁牢。
老農抱蒂扶籬走,依舊棕蓑血戰袍。
操字平讀。
(一)正因前個秋颱災情仍繼續中,顯然首聯乃描繪之,不可能指未來者,此乃簡單常識.詞長漏了詩題之"又"字.(二)操字平讀作者已註明,乃表示作者知其有平有仄,您所示一則是否多餘? 柳宗元< 箕子碑>:殷有仁人曰箕子,食具茲道 ,以立於世。故孔子述六經之旨,尤殷懃焉。由此可見箕子以節操(仁!)為其要,豈有琴曲解而與出句對仗犯重之理?至於推移對假借已明其意,亦有推己及人之含意吧?倒是琴曲未見用推移二字者. 淺見莫怪!還望詞長以"請教與質疑"代替"小疵"之斷言才好.賴欣陽 寫:此詩憂民之苦,深具現實意義。個人僅就一己見聞,略提兩處小疵,望諸位先進大德莫怪。
一、詩題曰「警」,則颱風未至,應該無「新漲濁溪」及「挾田赴海」之災景。
二、「操」字若當琴曲之名解,則廣韻、集韻皆注為「七到切」,當念仄聲。若此云「箕子操」則不韻矣。而若解為箕子之節操,則「推移」二字,義亦無所安。
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:沒有註冊會員 和 23 位訪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