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唯心造>

古典詩創作發表區﹐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﹐以採用平水韻為準。

版主: 維仁, 李微謙, 逄乙先生, 卞思

文章李雨 » 2007-08-04 05:15 PM

讀莊子語"藏天下於天下",感真心遍界無藏也.


天鼓希聲調未央 , 當秋滿月遍無藏.

莊周已會如來意 , 智者真心自一方.


小記:佛語:"愚人不解,謂之秘藏;智者了達,則不名藏."(此不同於六祖言"密在汝邊",蓋六祖指不落相對境界,誰也見不著此心,大而無外,不相對如何得見?亦同初祖答武帝之"不識",故非有意私藏之"密".)
李雨
會員
 
文章: 2343
註冊時間: 2007-01-17 02:56 PM

文章李雨 » 2007-08-08 06:36 PM

科學早證明人與人所見的世界不盡相同,透過個人感官及意識等種種機轉的關係.好比同一時間,你我所看見的彩虹,並非同一個,而是各由眼前的雨滴折射所成.有趣的是,世上無一人看到真實世界,除非成就佛眼吧?人與動物的差距則更大,好比螞蟻心識所見的世界非三度空間,此乃佛所謂"一切唯心,萬法唯識."(萬法:萬象;微塵:喻當前一念心.)


十方剎海出微塵 , 八萬殊門返任真.

祇是舊時行履處 , 三回鐘鼓又新晨.
李雨
會員
 
文章: 2343
註冊時間: 2007-01-17 02:56 PM

文章抱衾 » 2007-08-08 08:53 PM

李雨 寫:科學早證明人與人所見的世界不盡相同,透過個人感官及意識等種種機轉的關係.好比同一時間,你我所看見的彩虹,並非同一個,而是各由眼前的雨滴折射所成.有趣的是,世上無一人看到真實世界,除非成就佛眼吧?人與動物的差距則更大,好比螞蟻心識所見的世界非三度空間,此乃佛所謂"一切唯心,萬法唯識."(萬法:萬象;微塵:喻當前一念心.)


十方剎海出微塵 , 八萬殊門返任真.

祇是舊時行履處 , 三回鐘鼓又新晨.

看到詞長舉了耳熟能詳的彩虹例子,所述竟大異尋常。想起:難怪我國中的物理老師(這位老師也學佛)常說"物理即悟理",不過我倒是從未悟出什麼東西過。 :oops:
抱衾
會員
 
文章: 1105
註冊時間: 2006-12-21 09:23 PM
來自: 臺灣臺中

文章李雨 » 2007-08-09 09:02 AM

抱衾 寫:
李雨 寫:科學早證明人與人所見的世界不盡相同,透過個人感官及意識等種種機轉的關係.好比同一時間,你我所看見的彩虹,並非同一個,而是各由眼前的雨滴折射所成.有趣的是,世上無一人看到真實世界,除非成就佛眼吧?人與動物的差距則更大,好比螞蟻心識所見的世界非三度空間,此乃佛所謂"一切唯心,萬法唯識."(萬法:萬象;微塵:喻當前一念心.)


十方剎海出微塵 , 八萬殊門返任真.

祇是舊時行履處 , 三回鐘鼓又新晨.

看到詞長舉了耳熟能詳的彩虹例子,所述竟大異尋常。想起:難怪我國中的物理老師(這位老師也學佛)常說"物理即悟理",不過我倒是從未悟出什麼東西過。 :oops:
由物悟理,有意思,而"理"字除歸納出理則外,於佛法也與"知"之一字同表"本心".早在陽明先生之前,唐宋禪師就用"知"字.先生謫居農場時,深入佛理,與禪師學而開悟,於格物致知有獨到的見解,也許孔夫子會開心地點頭吧!呵呵.
李雨
會員
 
文章: 2343
註冊時間: 2007-01-17 02:56 PM

文章李雨 » 2007-10-12 02:31 PM

夢裡登高感得:


萬象唯心先後泯 , 自然分曉遣浮埃.

毛端赫現恆沙界 , 十世來今眼睫該.
李雨
會員
 
文章: 2343
註冊時間: 2007-01-17 02:56 PM

上一頁

回到 詩薈

誰在線上

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:沒有註冊會員 和 23 位訪客

cron